心得分享學姐:林珊如,桃園高中,桃園儒林補習班指考重考班學子,105年指考六科490分、歷史88分、地理81分,考試錄取 國立臺灣大學生物產業傳播暨發展學系

林珊如調整2   

         還記得前年九月,當每一個剛升上大學的學生對於新生活、新環境感到新奇、沉醉在大學生活的美好之中時,我卻覺得悶悶不樂。能遠離家鄉念書,本是從小到大最讓人覺得興奮的事,心卻在這時候沉甸甸的,或許是不滿意自己的指考成績、或許是打從心底的不甘心,即使不斷說服自己融入大學的環境,內心卻一直有著不同的聲音。一開始我選擇壓抑、刻意不去聽,但時間久了,漸漸開始懷疑自己是誰、又該往哪裡去,半年以後,騙不了的還是自己,於是決定休學重考,再給自己一次機會,帶著那份不甘心,為自己的未來再奮不顧身一次。

         剛回到桃園的時候,其實自己也很迷惘,重新打開半年以來沒碰的教科書,多的是生疏,還有那份對於未來的不確定性,自己在家讀了兩個月以後,我發現身為一個孤立無援的重考生,必須去找一個類似學校但又不會過於干涉孩子的讀書環境,因為有自己的念書步調,一開始在找重考班的時候,我有刻意選擇給學生較多自由的環境,正好桃園儒林符合我這個需求。三月初,我正式開啟自己五個月的重考生涯。

         相對於那些在學校成績排名前面的學生,其實我的資質較愚鈍,考上台大對我來說根本是不可能。但有一點我贏過別人的是-------持續不懈的努力跟耐心關於努力,在重考班的時候,我幾乎不放過任何一刻有時間念書或背單字的機會,每天早上督促自己比別人早半小時到、中午邊吃飯邊背單字、晚餐只允許自己吃飯四十分鐘便開始晚自習,回家後也會再讀30分鐘到一小時的書。

         這樣一天天的累積,平均一個月下來比別人多讀75個小時的書,這樣的生活確實很累,但我也一直告訴自己:「我不想要再嘗一次大考失敗的滋味。」

         但不是說每個學生都必須做到如此才能達到目標,在決定自己的讀書策略之前,要先評估自己是哪種類型的學生,像我自己就是平庸型,必須花很多的時間跟精力才有辦法好好吸收的那類學生,所以我選擇的策略是比別人多做一點參考書、同樣的題目多練習幾次,如此雖然會花比別人還要多的時間,但確實能彌補天資上的不足。

 

         而關於耐心,其實從開始準備指考到最後,當每個人實力培養的差不多時,比的已經不是誰的實力比較厲害,而是誰的心比較靜、比較能撐到最後。記得那時候接近指考5、6月,很多人開始心浮氣躁,甚至看不下書。我也一樣,但遇到這種情況的時候,我就會跑到辦公室找主任或跟老師哈拉幾句,桃園儒林其實是個很溫暖的地方,這裡不論是老師或主任都會很願意陪學生聊聊。這樣適度的放鬆是很好的,一鬆一緊才有辦法走得長遠,除此之外,我會利用禮拜天晚上補習班不用到班的時間,去一間咖啡廳,讓自己腦袋稍微放空,然後問問自己「為什麼要回來重考?」、「這麼努力到底是為了什麼?」是這樣子每個禮拜與自己的對話,讓我從沒有在重考這條路上迷失,讓我一次比一次更確定自己的方向、也能讓自己的心好好沉澱跟充電。或許對於每個考生,每個禮拜有那麼一個固定的時間與自己好好對話是很重要的,如此能讓自己的心更沉穩、更確定方向,當心情穩定了以後,也較能把所念的書吸收進去。

         而想辦法讓情緒穩定下來這點,也確實在大考時候幫了我一個大忙,記得105年的指考國文偏難,需要靜下來細讀的文章題目偏多,當時沒有把時間抓好,讓我的國文作文只寫三段就收尾,作文只寫三段對於一個要拚前段學校的人來說其實是件很嚴重的事,當下收卷其實心裡很慌,但我一直提醒自己把心情穩下來好好考完接下來的科目。後來成績出來以後,國文的分數是75.6,作文只寫三段對於我的影響並沒有太大,回想起來,很慶幸自己當時有把心情好好穩定下來考接下來的科目,如果當初自暴自棄,看到成績單或許會無限懊悔吧。把自己情緒穩定下來這點真的很重要,還有謹記一科考完了就是考完了,不要花時間去懊惱上一科表現不好,該把握的是如何把下一科的分數拿到。

 

          重考這條路其實走得很艱辛,常常會很羨慕跟自己同屆的學生已在大學唸書,不過心裡一直謹記著高中老師的一句話:「大學是人生最精華的四年,選一個自己喜歡的環境很重要。」或許也因為這句話,我才能一路走到指考。也很謝謝桃園儒林陪我走完了這條路,無論是帶班老師或主任給的鼓勵,都讓當時的我感到較安心,也很感謝最後一個月衝刺的安排,用大量的模擬考題讓我能系統化再複習一次考試的全範圍。最後也感謝我爸媽,願意全心全意地相信我做得到。

         或許那些關於18歲的夢想,永遠值得我們再義無反顧一次吧。

    

 

在此附上我幾個科目的應考方法與建議:

1.國文

(1)建議:我覺得國文是唯一一科需要花很多時間跟耐心才有辦法看到很大成果的科目,建議國文不好的學生可以先從古文30把它念熟,不要抱著不會考的僥倖心態念書,其實很多題目都是從古文30的字音字詞解釋去延伸,而且讀熟古文30也會對自己本身的語感很有幫助,把古文30“念熟以後"再去念課本的其他文章增加自己的閱讀量,要注意的是,在念古文30同時也要搭配大量題目的練習,國文其實只要好好花大量時間跟心思去把它救起來,一定會收到很大的回報的。

(2)我自己:每天至少花兩小時半在閱讀國文文章+題目,

指考期間閱讀:

1.康熙版國文課本1-6冊所有課文(白話+文言)

2.出版社另附的課外學習讀本

3.中華文化基本教材上下冊

4.康熙版指考複習、翰林版學測週計畫、翰林版指考周複習、晟景國文複習週記

我訂正題目的時候基本上會把詳解一題一題慢慢看(即使我沒錯的題目也是)

遇到文言文即使我大概懂得它的意思我也會看詳解對照題目,做這件事真的需要很大的耐心,但這樣的結果讓我在105年指考看到一模一樣的題目ㄋㄟ(這是真的真的真的)

指考國文選擇題:46/54,總分75.6

 

2.英文

(1)建議:其實我不是一個英文很強的人,但我每天都會閱讀長春藤雜誌3篇,慢慢累積自己的單字量,104指考我英文只有65分,到105指考英文84分,我想能進步這麼多的原因,是因為找到自己的弱點在哪裡,我閱測較弱,找到這個弱點以後我幾乎每兩天都會寫4篇閱測慢慢去補自己的缺點,正視自己的缺點然而慢慢補足,或許會比一味地練題目還有用。

 

3.歷史

(1)建議:不管讀哪本書,課本或是講義重要的都是讀一本就好,把那本讀到很熟才有用,不要貪多跟貪快。

(2)我自己:我自己是只讀歷史課本1-6冊,課本雖然很雜,可是課本可以幫助我們比較懂得歷史的脈絡,我覺得歷史要好的話就是要自己把課本的歷史事件連結起來,比如說:

十字軍東征跟東羅馬帝國的崛起造成陸路交通的不順遂→義大利商人因陸路交通的阻斷而尋找海上的出路→義大利商人致富以後有閒去弄文藝

1.→文藝復興興起→科學革命→啟蒙運動→………….

2.→西太平洋商人不甘貿易被壟斷也開始尋找還上路途→因此有了地理大發現→……………

這些事件課本上幾乎都有寫,但歷史要比別人好就是要學著把這些細節都連貫起來,剛開始可能會覺得很難,但我覺得高中歷史其實沒有比國中的難多少,只是內容多了太多而我們沒有花相對比例的時間去讀它。歷史跟國文很像,就是需要花時間跟耐心去慢慢讀慢慢記,加上大量題目的練習去抓自己不懂的觀念,題目做多了其實大概就知道哪些會考了。題目的訂正跟國文一樣就是一題一題慢慢看,可能會有人覺得很浪費時間,但我覺得看詳解可以順便知道很多課本沒寫的事,對寫考題也很有幫助。

指考期間用書: 

1.歷史課本1-6冊

2.周懂學測週複習、翰林版學測週計畫、翰林版指考週複習、晟景指考歷史複習週記

指考歷史:88分(全國前332名)

 

4.地理

(1)建議:地理其實很多題目都是從1、2冊觀念來出,3、4冊區域地理也是從1 2冊延伸出來的,所以1、2冊一定要確實的讀懂,尤其第一冊的氣候,哪個緯度哪個地方是什麼氣侯一定要記熟,還有氣候圖代表哪個氣候也要弄懂,再來第一冊的重點是農業景觀,混合農業那些的特徵是什麼在哪裡會一出再出,第二冊

要記熟每個名詞的背後的概念是什麼,簡言之,地理只要地圖記熟,一、二冊讀熟就能應付很多題目了

指考用書

1.地理課本1-6冊

2.周懂學測複習週記、翰林版學測週計畫、翰林版指考週計畫、晟景指考複習週記

指考地理:81(全國前403名)

林珊如-S4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桃園儒林求學時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