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分享學長:陳楷揚,武陵高中,桃園儒林補習班指考重考班學子,107年指考五科443.1分、化學92.4分、物理87.5分、生物86.1分,考試錄取台北醫學大學-醫學系。

陳楷揚讀書方法照  

 

這是一種直覺,原始的本能,模仿是學習的源頭。 

所有的學習都是以模仿開始,理解、融會貫通,然後構築自己的思維邏輯。 

在這裡我想談的是,透過模仿學習自然科學

 

物理:分析、理解、速度,三者缺一不可 

指考物理的題目敘述,兩三行交代完,有時候看完一頭霧水,剩下全看自己的造化,在練習題目的時候,一定要有圈關鍵字的習慣,幫助自己快速進入狀況例如:等速、等加速、電流方向、力學能守恆等。 

圈關鍵字有點像是在蒐集條件,這個習慣甚至要養成是一種直覺,速度才可以夠快,迅速蒐集完就可以開始分析題目的觀念,指考的解題觀念和方法絕對不唯一,在練習題目的時候,也應該養成習慣思考不同的解題技巧和跨章節的觀念整合。 

      自然科學當然包括物理,最重要的就是解釋現象,透過觀察、分析、思考提出假設,甚至是做實驗來佐證自己的猜測。這樣的精隨應用在學習和考試是再自然不過了,先是學會觀察現象,從蛛絲馬跡探究宇宙,分析蘊藏在背後的哲學哲理,提出一些可行的解釋方法,再利用作題目來驗證自己的揣測。 

問題是,要如何分析、怎樣去思考? 

即使是普通的參考書在文字上,說明一個學問時也會有不同的切入觀點,在整體內容的呈現更是因版本、編者的不同而五花八門,提供了各式各樣的選擇,為的就是讓學生能夠找到一個自己最舒服、最有效率的學習方法和模式。在挑選參考書時不應只聽取他人的意見,選購時可以著眼於圖文的敘述和比例配置,文字太多不容易記憶,而圖片太多顯得空泛沒有重點,這個比例的舒適度完全是個人的感知。根據每個人的需要和學習經驗,針對以前熟悉的章節,追求的是快速複習,喚起記憶,此時大量的圖片配合少量文字可以節省時間,同時和以前所學做連結。若是過去比較無法領略的片段,偏重在強化觀念,加深印象,詳盡的文字敘述搭配適量的圖片舉例解說,回頭再次複習時一定會更有心得。 

    讀過參考書一遍兩遍之後,經驗不足的情況下,往往無法融會貫通,有了架構卻無法將其串聯在一起。經歷漫長求學路程,同時擁有豐富教學經驗的老師,不僅可以提供給你一套他覺得適合你的學習方法,也可以幫助你在摸索的過程中發展自己的思考模式。而和同儕之間激盪想法,參考和自己年齡相仿,志同道合的夥伴,可以更縝密的構築思想體系,還能建立羈絆的連結,如生命共同體般。 

    歷屆試題是最佳的學習對象,指考物理的出題通常是以「3+少計算」, 

3+」是指3個或以上的不同觀念出成一題,觀念可大可小,交雜在一起就容易使得多數學生頭痛,搭配上少量的計算來檢驗學生對於公式的理解和是否能夠靈活運用。只要熟悉這樣的出題模式、解題技巧,面對更龐大複雜的題目時,將不同的觀念一一獨立出來,各個擊破,只不過是紙老虎而已。

 

      有一套自己的分析思考後,就會發現自己的理解速度其實會大大提升,解題目也會得心應手,最後準備考試的時間,就是要刷題目了!因為指考物理會有比較多的計算,在考試緊張的時候,很容易突然腦袋空白,公式忘光光,平時要培養計算的手感,才能臨危不亂。 

 

 

化學:融入生活,搭配圖片記憶,謹慎細心。 

      在許多人的印象中,化學是特別沒有邏輯,一個學說裡常常出現三、四個特例,每次段考都會出現史前無例的題目,憑著書本裡的知識加以判斷,卻又在解答時當頭棒喝,原來那是特例。這樣的情況屢試不爽,增加記憶的負擔,再加上指考時一定會有的慌張、焦躁,更容易讓人遺漏細節而丟失分數。 

      但與其說是沒邏輯,不如說這就是化學的邏輯吧! 

      相較於物理,化學更貼近於生活,許多書本裡的例子,都可以做小實驗。 

      當時到了金屬「焰色」的片段,鉀(K)的焰色是紫色,於是我就遵照老師的指示,用氯化鉀配置鹽水,裝在噴霧器裡,然後打開瓦斯爐,往火焰處噴,紫色的火焰閃了一下,又立刻消失,看見美麗的紫焰我超級興奮,又狂噴了幾下,閃爍了幾抹艷紫,我才罷休,看的眼睛很痛,可是也讓我愛上化學。 

      所以我的方法其實很簡單,就是把化學融入生活裡,比方說,焰色實驗、鹼金屬與水的反應,甚至如何製作簡易炸藥,網路上、Youtube都有許多的影片,看過那些影片之後,教科書裡的死知識不再那麼呆板,生活裡的化學現象躍然於眼前,化學邏輯變的清晰,一切都是圍繞著生活。 

      然而還是有許多無法用肉眼觀察的學問,回到作學問的方法,依然是觀察,分析、假設、實驗,四步驟,不同於物理的點在於,物理側重於分析,而化學則是多處強調觀察,考驗學生的細心程度,甚至是計算能力。分析這個步驟往往是會被省略的。許多化學反應有特例,大概是因為這樣,分析這個步驟,顯得沒有意義。可是特例在化學指考的出現有一定的比例,不過都是有跡可循的,而且多數的特例現象雖然超出範圍,可是解釋起來一點都不複雜,簡單弄清楚再搭配簡單的口訣,加深印象。 

      方程式雖然很多要背,但是都有一個SOP,掌握基本觀念,和一些寫方程式的技巧便會容易許多,更何況指考化學常考的方程式並不多,還是偏重理解化學現象和反應。在記憶的時候,先將其分類成是:氧化還原,酸鹼滴定,有沒有沉澱或是顏色變化等。搭配平衡方程式的技巧,原子不滅,電荷不滅,氧化數平衡等,同一條方程式寫個十幾遍絕對不會忘。 

      我自己也常常被計算絆住,簡單的心算不可免,但是必須要有十足的把握,因為大計算題,往往一題錯,題題錯,謹慎細心在平常刷題目的時候就該養成。因為化學的考題不像物理數學那麼靈活,只能在小細節上刁難學生。

  

 

生物:鉅細靡遺讀過不夠,題目刷到直覺反射才不怕。 

      在考場裡,我戰戰兢兢的寫完考卷,今年的題目新穎且複雜,當時深感刷再多的題目都不夠,但是沒做一定更慘,然而在刷題目之前有一個大前提,選修的章節必須滾瓜爛熟,否則只是在浪費時間而已。 

      回顧自己去年在準備生物時,雖然高三上就開始補習,但我當時的學習方法是只認真上課,回家完全就在擺爛玩耍,也許物理、化學還勉強過得去,但是生物絕對是不可行的。今年,我痛定思痛,買了四大本厚厚的參考書,只要排定的時間一到就靜下心來開始啃書,當時身邊的人都覺得我的行徑跟殭屍一樣,拿起書就開始啃,而且啃得津津有味。經歷了漫長的奮鬥之後,以前高中學的從記憶深處一一湧現,書裡新讀到的內容為我開啟了另一扇門,題庫地獄! 

      生物既不像物理可以理性分析,也不像化學貼近生活趣味無窮,生物是透過數以千計的大量實驗,時以年計的長期規劃,才得以發覺生命科學的冰山一角。除了耐心和毅力,更需要過人的智慧面對枯燥乏味的實驗,從看似毫無關係的蛛絲馬跡中尋找線索,觀察分析數據,才能提出能夠說服別人也說服自己的結論。 

      我想說的是,這樣的大量實驗,其實就像是在寫大量題目一樣,因為生物題目如文字遊戲,有時候改個一兩個字,題目意思完全就不一樣,每一題都是一個小實驗,也會有一個小結論,累積起來變成一種素養,甚至是直覺反射。 

   剛開始進入題目訓練的時候,常常還是看不懂題目想問什麼,甚至詳解在寫什麼還要回去查書才能搞懂。我當時也是這樣,可一點一滴累積之後,五百題、一千題,我寫題目的速度大大提升,各種出題老師的小把戲都如同雕蟲小技。但是快還要更快,生物要考高,必須分分計較,因為前面的單選題才1分,20題不過20分,多選題也要快狠準,一個選項0.8可不是開玩笑,前面省下來的時間,要留給既花時間配分也重的閱讀和手寫題組。 

      倒數半百,我保持自己一天寫一回的模擬考題,由於看到題目都可以快速反應,所以並不會花我太多時間,訂正的時候一看詳解也是一目了然。最後幾天我才開始寫歷屆,一方面是要熟悉出題方向,題型的配置,另一方面是壓時間,要求自己能夠在50分鐘以內寫完整分考卷,包括單選、多選、閱讀和非選,因為考試一定會急,緊張,速度一定會慢下來,要把一切的失誤降到最低。

 

想參考學長在台大大一下休學重考的心路歷程及成功故事,請點:

 歸去-大一下休學重考錄取北醫醫學系的歷程與心得。主筆:陳楷揚 

38668194_1899194933473090_4003126574634237952_n  

 

arrow
arrow

    桃園儒林求學時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